洞仙歌 · 即席

霜清露白,正梧桐黄后。消尽秋怀是■酒。霎时闲、座上皓月东升,浑忘却、酒客年来老丑。
画屏风那畔,柬约齐来,此乐当今道稀有。好是早凉天,绮席银盘,红菱角、更青菰首。最着意、当场远山人,又不是、今春送杯纤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即席》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曾廉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属湖南邵东县汪塘乡)人。他是一位在晚清时期具有重要地位的文人,其学识渊博,尤其擅长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
  2. 诗歌原文节选:霜清露白,正梧桐黄后。消尽秋怀是 酒。霎时閒、座上皓月东升,浑忘却酒客年来老丑。画屏风那畔,柬约齐来,此乐当今道稀有。好是早凉天,绮席银盘,红菱角、更青菰首。最著意、当场远山人,又不是、今春送杯纤手。
  3.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夜晚的聚会中饮酒赏月的情景。“霜清露白,正梧桐黄后”一句描写了秋季的清爽和景色的美丽。接下来的“消尽秋怀是 酒”,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酒的喜爱。“座上皓月东升,浑忘却、酒客年来老丑”,则展现了月光洒下的美好画面以及诗人与朋友们共享欢乐时光的愉悦心情。
  4. 诗歌鉴赏:《洞仙歌·即席》不仅仅是一首描述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诗作,更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皓月”、“红菱角”、“青菰首”等,都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魅力。

《洞仙歌·即席》不仅展现了一个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