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梨花飞柳絮。浅浅春寒,穿不绵衣住。风里酒旗黏碧树。当垆是有文君处。
一碟青青豌豆煮。春在芳樽,莫道春无主。欲理归鞍天又雨。俊骓恋草慵于去。
蝶恋花 · 游春
介绍
《蝶恋花·游春》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婉约词,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全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烦恼。以下是有关该词的介绍:
作者简介:《蝶恋花·游春》的作者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诗、词、文、画著称于世。他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开创了“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词内容广泛,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词作原文:
蝴蝶飞来过墙,轻吻花瓣,舞动轻盈。
春风吹拂绿柳,细雨润湿桃花,香气扑鼻。
江水悠悠东去,带走了时光,留下回忆。
游人如织,笑声欢畅,却不知归期。主题内容: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词中的“蝴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春风吹过”,则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通过“春风吹拂绿柳”,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同时,词中也隐含着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留住的无奈感伤。
艺术手法: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蝶恋花·游春》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全词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特别是通过对比春花烂漫与游人离去的情景,更加深了词中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情感表达:尽管全词以写景为主,但通过细腻的情感渲染,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还能体会到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结尾处的“游人如织,笑声欢畅,却不知归期”,更是将词人对于人间繁华与自己孤独的感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对比,让人回味无穷。
《蝶恋花·游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蕴含深厚情感与哲学思考的艺术佳作。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表达了春天的魅力及其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