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玉漏

独酌亦何妨。五夜秋来玉漏长。月上纱窗人未寝,丁当。环佩微闻响画廊。
握手怪冰凉。瘦损蛮腰减晚妆。十锦屏风兰麝透,仓皇。人影依稀过粉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玉漏》是清代诗人曾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古代诗词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其后参与戊戌维新运动,因上书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而受到排斥。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国子监助教,并参与编纂《大清会典》等重要文献,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1. 诗词原文
    独酌亦何妨。五夜秋来玉漏长。月上纱窗人未寝,丁当。环佩微闻响画廊。握手怪冰凉。瘦损蛮腰减晚妆。十锦屏风兰麝透,仓皇。人影依稀过粉墙。

  2.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曾廉在《南乡子·玉漏》中巧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如“月上纱窗人未寝”中的“月上”,既描绘了夜晚明月高挂的景象,又隐含着思念之情;“人影依稀过粉墙”中的“人影”与“粉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该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深夜独酌的情景,通过对月亮、环佩等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同时,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摹,如“握手怪冰凉”、“瘦损蛮腰减晚妆”,深刻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与无奈。
  • 意象运用:诗中“玉漏”、“环佩”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意的理解。这些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如“玉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南乡子·玉漏》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词作,也是了解曾廉个人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重要窗口。其深邃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捕捉,使之成为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命、时间和美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