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问苏家。门巷枇杷。水晶窗下彩幡遮。鹦鹉唤将帘打起,人面桃花。
小立自咨嗟。冉冉年华。绮筵散罢日西斜。惆怅去年人不见,世事如麻。
浪淘沙 · 不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曾廉的《浪淘沙·不见》
在那个湖光山色映照下的午后,我偶然间听到了一曲《浪淘沙·不见》。这是曾廉先生于19世纪末创作的一首歌曲。他的笔触下,有着湖光潋滟和彩幡摇曳,也有鹦鹉的啼叫与帘幔的轻拂。那歌声里,仿佛能听见岁月静好,也能听见人间的喧嚣。
“湖上问苏家。 门巷枇杷。”这几句让我想起了那些古旧的街坊,门前挂着枇杷树,每当春风拂过,那串串青涩的果实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水晶窗下彩幡遮。 鹦鹉唤将帘打起,人面桃花。”我想象着那些精美的窗棂、彩幡以及鹦鹉的灵动,它们似乎在述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人面桃花,则让人联想到了那些曾经相遇却未曾相认的人。
“小立自咨嗟。 冉冉年华。 绮筵散罢日西斜。”这些句子像是一幅水墨画,描绘了一个人在时光中驻足沉思的场景。他看着年华渐逝,绮筵散尽,太阳也在不知不觉中西斜。
“惆怅去年人不见,世事如麻。”最后这句,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它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相识的人,如今却都已离去,留下的只是那些琐碎而又复杂的世事。
《浪淘沙·不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那个动荡的时代和人们的生活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不仅让我对那个年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