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晴空

春夜颇冲融。醉眼朦朣。先生高卧杜楼中。鸟语花开人睡醒,日上窗红。
倚槛仰晴空。万里青铜。飞鸿南北信难通。举目何山犹是旧,郁郁葱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晴空》是清代文学家曾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春夜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曾廉,清代诗人,其创作活动主要在清朝乾隆年间。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这首《浪淘沙·晴空》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词原文
    往事真令人悲哀,对景也难于排遣。秋风吹进庭院,苔藓渐渐满阶前。珠帘卷都不卷,从早到晚有谁来?
    以前的殿宇荒寂,已被尘封土埋,当年的壮气也已没入蓬蒿。秋夜晴空,月光如洗。想起玉楼瑶殿月影,如今空照着秦淮。
  3.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该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空灵、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词中“秋风吹进庭院”一句,不仅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清凉感,还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易逝,使得整首词具有深邃的意境。
  • 情感丰富: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珠帘卷都不卷,从早到晚有谁来?”这两句更是将作者的失落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语言精炼:曾廉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却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如“秋风吹进庭院,苔藓渐渐满阶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浪淘沙·晴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深度,展现了曾廉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与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