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插柳词

新烟晓扬江城暖,楼阁朦胧觉春满。
隋堤柳枝昨初剪,插向门阑露犹泫。
生憎柳态娇于人,门里门前眉对展。
黄鹂上下紫燕翻,往往误触苍琅根。
打球开宴笑语温,黄金端合为君门。
纤腰舞倦春亦去,走马风中已飞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插柳词》是清代诗人曾燠创作的一首诗,出自其作品集《赏雨茅屋诗》。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柳枝新生的景象,并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曾燠(1759—1830),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他是一位清朝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工诗文著称。曾燠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编辑有《赏雨茅屋集》等文学作品。

  2. 诗作内容:诗中描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新烟晓飏,江城温暖,隋堤柳枝初剪时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春季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柳枝的娇媚与人世的浮华,表达了作者不随世俗、不慕虚荣的态度。

  3. 文化内涵:《清明插柳词》中的“生憎柳态娇于人”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柳树的喜爱及其在清明节习俗中的地位。同时,诗中也提及了柳树在中国文化中辟邪的象征作用。

  4. 艺术特色:曾燠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细腻入微的观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著称。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除了《清明插柳词》,曾燠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造诣和独特见解。他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明插柳词》是一首表现了清明节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诗作。它不仅仅是对清明节风俗的记载,更是对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一种展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让读者能够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