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敬方跻日,还需启沃人。
慭遗艰一老,可赎惮千身。
精爽须眉在,忧危事迹陈。
独弦先十载,敢复诧吟呻。
挽梁文忠师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梁文忠师三首》是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组悼念梁文忠的七言绝句。
这组作品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梁文忠深厚的情感和对其生平事迹的高度评价。以下是对《挽梁文忠师三首》的具体介绍:
- 创作背景
- 人物生平:梁文忠,即梁章钜,字子颖,号退庵,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以编纂《续资治通鉴》著称。曾习经在梁文忠去世后,撰写了这三首诗来表达对其的哀悼和怀念,反映了两人深厚的师生情谊和曾习经对其学识和人格的极高评价。
- 诗句解析:
- 第一首“圣敬方跻日,还需启沃人。慭遗艰一老,可赎惮千身。”表达了作者对梁文忠晚年仍坚持学问与道德修养的赞赏,同时表达了对其生命终结的哀伤。
- 第二首“十兆真陪葬,君臣祭祀同。青松苍柏树,断续鼓箫风。”描绘了梁文忠逝世时的情景,以及其身后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尊敬。
- 第三首“朱鸟伤焉食,曾携谢印来。俄闻经被赐,终见铁函开。”则表现了梁文忠逝世后朝廷对他的追封和纪念,以及作者因梁文忠逝世而感到的巨大悲痛和失落。
- 文学价值
- 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着深深的师生情、朋友情和国家荣誉感,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纽带。
- 艺术手法:通过对梁文忠生前事迹的回顾与评价,以及对死亡的描写,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 文化内涵: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可以看出《挽梁文忠师三首》不仅是曾习经对一位学者的缅怀之作,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