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罗瘿公三首

瓠落名方起,浮萍迹成尘。
廿年为客梦,一代过江人。
下笔乌丝近,登歌白石亲。
颇疑忧畏尽,竟与死生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罗瘿公三首》是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作于曾习经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友人罗瘿公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人生历程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 瓠落名方起,浮萍迹成尘。
  • 廿年为客梦,一代过江人。
  • 下笔乌丝近,登歌白石亲。
  • 颇疑忧畏尽,竟与死生邻。
  1. 诗歌主题
  • 诗歌主要表达诗人对逝去的朋友的哀悼之情。通过对友人生平的描述,展现了朋友的人生轨迹和其影响。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精确地传达情感。
  • 结构紧凑,每个诗句都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 通过使用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情感表达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轨迹,表达了对友人一生的感慨和敬意。
  1. 文化价值
  • 这首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风貌。
  • 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展示了友情的力量,以及人生中的起伏和变迁。
  1. 鉴赏建议
  • 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文学才华。
  • 学习诗歌时应注意理解其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以提高鉴赏能力。
  1. 历史影响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
  • 对后来的诗人或普通读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哭罗瘿公三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它不仅是对逝去友人的回忆,也是对友情、生活和历史的反思。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人而言,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阅读材料和思考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