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怨兼深见性情,交亲不薄涕纵横。
君王故有忧生叹,未觉中和始可经。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曹子建集
介绍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曹子建集》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曹操的诗歌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曹操诗歌的喜爱和赞美。
诗中写道:“壬子八九月,读书题古意。曹子建集在手,千载一挥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曹操诗歌的欣赏,他认为曹操的诗歌具有千年不朽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
【注释】壬子: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交亲,指朋友。 中和,指适中的情致。 经:通过。 【赏析】这是一首读书题词诗。首句是作者自谦之语。他自认为性情不雅,所以对《诗经》深有体会。“雅怨兼深”四字概括了作者的性情特征。下旬两句写自己与友人交往密切而感情深厚,因而悲涕纵横。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与友人交往十分融洽,但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君王故有忧生叹”,是说君主也有忧愁自己的生命长短之叹
注释:常说普通的人也能成为圣人,但往往在无意之中就能攀登上去。 后人随便谈论王羲之的书法,不如向前贤学习,制定自己的题目。 赏析:这是一首读书题词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前人创作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一 曹子建集》是清代诗人曾习经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雅怨兼深见性情:表达了作者在诗中对情感的深刻描写,既体现了内心的忧愁和不满,又展现了其对人性的理解和同情。 2. 交亲不薄涕纵横:描绘了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相互慰藉,共同度过难关。 3. 君王故有忧生叹:反映了古代君王常有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忧虑和感慨
注释: 壬子年(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的八九月份,我读书并题词十五首。 不安唐古气堂堂,五言直逼华子冈。 后人未识仪曹旨,只与时贤较短长。 赏析: 这是一首自抒其志、自赞其诗之作。全诗共十四句,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后六句为第二部分。前八句以“不安”、“直逼”、“未识”、“短长”等词语表达诗人对传统诗歌创作方式的否定和对自我创作的肯定。后六句以“自赞”、“自赏”、“时贤”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一 曹子建集 曾习经 雅怨兼深见性情,交亲不薄涕纵横。君王故有忧生叹,未觉中和始可经。 注释: 1.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习经的作品。 2. “雅怨”指深沉而富有情感的哀怨,“见性情”则是指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3. “交亲不薄”意味着与亲友关系深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流泪。 4. “君王”指的是古代帝王,此处用来比喻君主
壬子年八月、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陈杜经思沈宋才,有唐诗格此胚胎。问年三百饶工律,坐见诸贤揖让来。注释:陈子昂和杜甫都是经思沈宋的后代,他们的诗具有唐诗的风格。我虽然年龄已经三百余岁了,但我仍然能够精通诗歌的创作。我坐着就可以看到许多文人互相礼让的情景。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一种自信表达。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陈子昂、杜甫等人的关系,强调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同时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 1. 八识归都性境真:这里指的是回归内心,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八识”是指佛教中的基本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分别接触的事物。而“性境真”则是指通过修行,达到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是真实的、不虚妄的。 2. 桃花夹岸自通津:这里的“桃花”可能象征着美好但短暂的事物
【解析】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是解题的关键。壬子年是公元1082年,八月是秋季,九月是冬季。“沉忧涉世言幽约”,“沉忧”指深沉忧虑,“涉世”指涉足世事,“言幽约”指谈论幽深的约定,“约”指盟誓。“狷介为文气苦辛”,“狷介”指狷介之士,“文气”指文气,“气苦辛”指文气之苦辛,“气”指文气。“若信杯樽足斟酌”,“酌”指斟酒,“斟酌”比喻考虑、商议,“足”“够”。 “酣歌犹是太平人”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曹子建集 愧皇职偶同公,寥落千年怅望中。 单得晚来修白业,不妨文字马牛风。【注释】:愧:惭愧。皇:皇帝。官:指官职。偶:偶然。同:相同。寥落:孤独寂寞,冷落。怅望:失望地凝望、眺望。单得:独自得到、拥有。晚来:晚年。修白业:修炼道术。白业:道家用语,指修炼的道教法事。马牛风:比喻文章写得气势磅礴、豪迈雄壮。赏析:此诗是一首自咏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注释:壬子八月至九月在书房读书时,题下五首诗。曹子建集,指曹操的《短歌行》。兼工众体盛唐时,指唐朝的诗歌风格。屈指数着王岑,意思是王岑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强与较量聊举似,意思是勉强较量一下。玉阶仙杖早朝诗,意思是像玉阶上神仙的杖一样,早晨就写诗。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书房读曹子建(曹操)的《短歌行》而作的十五首诗之一。曹子建即曹操,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注释: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曹子建集 少年时,我志向卓越,颇感自豪;年老后,我的文思却多是一些朴实无华的词语。 我喜爱《齐梁遗制》这样的作品,它们在凝香画戟郡斋中流传,成为诗歌中的佳作。 赏析: 这是一首读书心得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才情出众、中年后文思枯竭的感慨以及对《齐梁遗制》等诗歌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寓意深远
在壬子八九月,读书之际,我题写下了十五首诗句,这些诗句是仿照曹子建的风格而作。下面是对这组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黄竹三章悔可追”,这里“黄竹”指的是一种植物,可能与诗歌的主题有关。三章则意味着有三部分或三个层次的内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些事情的遗憾和后悔,希望可以追回或改变。 - 第二句:“周家仁厚有流遗”,这里的“周家”可能是指古代某个以仁爱著称的家庭或朝代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曹子建集 曾习经 水北水南起隐君,玉川破屋老攻文。 孔经自信衣裳在,惜哉庐传今无存。 注释: 1. 壬子八、九月:壬子是指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这里指的是清代的一个年份,八、九月则是指该年份的八月和九月。 2. 读书题词十五首:指曾习经所创作的一首关于读书的诗歌作品。 3. 曹子建集:曹子建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蔡邕的字,后人因此将曾习经的作品称为“曹子建集”。 译文:
【注释】 壬子:年号,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八九月:指八月和九月。曹子建集:三国时期曹操编的《建安七子集》。 平生:一生;此生;我平生。选本:选择的文章。不挂眼:不在意。偶爱:偶尔喜欢。也大奇:也很奇怪。亲与:亲自给……装订。线装:古代书籍的一种装订方式,用线缝合封面。完一册:全部装订成一本。不知闲却已多时: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译文】 平生我选文章从不在意
注释: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曹子建集:这是曹植的诗集。 次山有文碎可惋,东野佳处时一遭:次山是曹植,他的文章中有许多精彩的部分值得惋惜;东野是陶渊明,他的文章有很多好的部分,但偶尔会有些糟糕的地方。 扬下甜瓜栽苦瓠,楚风当日亦心劳:这里的“扬”指扬雄,他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曾为王莽起草《新朝策》。“下”指陆机。《晋书·陆机传》说他“尝著文赋,拟班固《两都》,又欲作连珠,长述至成,未就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