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 过润州作

金山寺楼。焦山戍楼。青天不锁江流。任来舟去舟。
身如寄鸥。心同病鸥。海门已断前头。怕风愁浪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太平·过润州作》是一首由清末民初诗人程颂万创作的词。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程颂万,字子大,号鹿川田父,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他是清末民初的诗人,工诗善词,其作品清而不枯,艳而有骨。他的诗词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金山寺楼。焦山戍楼。青天不锁江流。任来舟去舟。身如寄鸥。心同病鸥。海门已断前头。怕风愁浪愁。
  • 翻译:金山寺与焦山的戍楼,高耸入云。青天的辽阔,仿佛没有阻碍长江的流动。任由船只来来往往,犹如漂泊不定的鸥鸟。我的心,如同病弱的鸥鸟,漂泊不定;海门已断,前方的路也显得迷茫,害怕这风起浪涌的天气。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词中通过“金山寺楼”“焦山戍楼”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语言风格:整首词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描写,也有细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醉太平·过润州作》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深邃的主题、精湛的艺术表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尤其是词学的重要文献。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