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 燕子矶览古

凭吊泪。矶头化作江水。金焦矗处海门孤,峭帆去矣。暮鸦回首石头城,南朝烟树如荠。黛和粉,芦共苇。江山此日孤寄。台城半截蒋山云,暗凋玉垒。
降旗飐出美人魂,阑干遥指天际。江皋燕子并接翅。听军声、北府何似。打岸荒涛而已。问新亭痛哭,英雄有几。斜日楼头,人千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河 · 燕子矶览古》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程颂万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同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哲理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程颂万(1865—1932),字子大,号鹿川田父,又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早年入湖北总督张之洞幕府,后任候补知府、创建广艺兴公司,并督造船厂。在民国时期长期为寓公,工诗善词。
  • 创作时间:此词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和风格判断,应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作品。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 原文:凭吊泪。矶头化作江水。金焦矗处海门孤,峭帆去矣。暮鸦回首石头城,南朝烟树如荠。黛和粉,芦共苇。江山此日孤寄。台城半截蒋山云,暗凋玉垒。降旗飐出美人魂,阑干遥指天际。江皋燕子并接翅。听军声、北府何似?打岸荒涛而已。问新亭痛哭,英雄有几?斜日楼头,人千里。
  • 译文:凭吊时泪流满面,矶头化作了江水。金焦矗立于海门孤处,帆船远去。黄昏时乌鸦回头望向石头城,南朝的烟树依稀如荠菜。青黛与粉色相间,芦苇与苇草相依。如今江山孤独地寄托在这一片土地上。台城的一半隐没在蒋山的云雾中,暗色的玉垒已凋零。飘扬的降旗仿佛带走了美人们的灵魂,栏杆指向遥远的天际。江边的小燕子并肩飞翔。听着战鼓声,北府的哀鸣如何相比,只见那岸边的浪花拍打着大地。问那些在新亭痛哭的豪杰们,还有几个?在斜阳下的楼台上,人们却已天各一方。
  1. 诗词鉴赏与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燕子矶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同时运用了虚实结合和远近相间的手法,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燕子矶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无奈。
  • 主题思想: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 词作意义
  • 文学价值:《西河 · 燕子矶览古》以其精湛的词艺和深邃的思想,成为清代词坛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历史文化价值:该词通过对燕子矶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西河 · 燕子矶览古》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中国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