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无题

月。映绮罗寒愁倚阑。佳人怨,相思隔万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并非无法回答的提问。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作原文:《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851年—864年)。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李商隐擅长古文,工骈体文,其诗构思缜密,善于用象征手法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3. 诗作赏析

  •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无奈。相见不易,分别更难,即使是春天的东风也无力挽留即将凋零的花朵,象征着爱情的脆弱和无常。
  •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以春蚕和蜡炬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爱人深沉而坚定的爱恋。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燃尽才知泪已流干,象征着爱情至死不渝的决心。
  •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的苦闷和寂寞。面对镜子,担忧自己的容颜不再,夜晚独处时的吟咏更让人感到寒冷。
  •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蓬山虽远,但青鸟殷勤地传递着消息,希望能尽快得到亲人的消息。

《无题》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李商隐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邃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