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 题太湖傍精蓝

小亭无数秋云压。雨筱凉侵榻。帘前千顷即澄湖,点点青螺插。有个高僧,赤髭白足,说尽生公法。十年惯把溪山踏。
野鹤孤飞匝。此中撇下万千般,消受茶枪菜甲。松阴夜静,长歌岸帻。皎月纤痕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御街行·题太湖傍精蓝》是清代诗人董俞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经典名作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董俞,字苍水,号樗亭,又号莼乡钓客,江南华亭(今属上海金山)人。他与钱芳标齐名,人称钱董。董俞有《浮湘》、《度岭》、《樗亭》等集,可见他的文学创作十分丰富。

  2. 诗词原文:小亭无数秋云压。雨筱凉侵榻。帘前千顷即澄湖,点点青螺插。有个高僧,赤髭白足,说尽生公法。十年惯把溪山踏。野鹤孤飞匝。此中撇下万千般,消受茶枪菜甲。松阴夜静,长歌岸帻。皎月纤痕捻。

  3. 诗词鉴赏:《御街行·题太湖傍精蓝》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观之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诗中的“秋云”、“雨筱”、 “澄湖”、“清螺”等意象都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太湖之畔,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沉淀。

  4. 文化背景:董俞生活在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风貌。董俞的这首词通过描绘太湖边的风景和生活,展示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御街行·题太湖傍精蓝》不仅展示了董俞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题太湖傍精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