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对酒

算浮生碌碌,止少得,一囊钱。且频唤索郎,亟邀欢伯,笑傲花前。富贵此生休问,尽徜徉、山水度残年。孰惯红尘短卫,饱图白社高眠。
数弓隙地结茅椽。疏竹嬲溪烟。有峰际闲云,松间野鹤,相对翛然。数声渔笛何处,看斜阳、暧暧下平川。试问郁单天子,何如酒肆神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对酒》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创作于他政治上失意、被贬谪闲居江西上饶时期。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基本生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豪放派词风著称。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尤其是在光宗绍熙五年左右,被贬谪至江西上饶。
  • 文学成就:辛弃疾不仅在诗词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作品广泛传唱,影响了后世文人。他的作品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擅长用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被誉为“词中之龙”。
  1. 诗歌原文
  • 开篇:“老来情味减”,直接点明作者步入晚年,感慨人生乐趣的减退。
  • 中间部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结尾:“莫话归期”,以一个反问句结束全篇,寓意深长,反映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1. 主题内容
  • 个人抒情:通过描写饮酒时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 政治寄托:词中透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不满和忧虑。
  • 历史思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木兰花慢·对酒》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怀的真实流露,更是其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深刻反映。通过对酒的吟咏,辛弃疾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词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被人们传诵不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