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长夏旅怀

九衢车马纷如蚁。暍死红尘里。夕阳城阙乱啼乌。遥望蓟丘烟树总模糊。
客窗梦又归家去。竹冷泉深处。此时谁凭曲阑干。料想池荷开罢没人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长夏旅怀》是清代诗人董俞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董俞是清代的一位文人,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诗篇原文:九衢车马纷如蚁。暍死红尘里。夕阳城阙乱啼乌。遥望蓟丘烟树总模糊。客窗梦又归家去。竹冷泉深处。此时谁凭曲阑干。料想池荷开罢没人看。
  3. 诗句解析
  • 第一句“九衢车马纷如蚁”,描绘了都市中车水马龙、人群熙攘的景象,如同蚂蚁般密集,表达了诗人在都市中感受到的喧嚣与拥挤。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喧嚣世界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第二句“夕阳城阙乱啼乌”,通过夕阳下城阙中传来的乌鸦啼叫,形象地展现了傍晚时分的萧瑟与凄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感。
  • “遥望蓟丘烟树总模糊”,这里的蓟丘是指古时的蓟州,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军事重镇。诗人站在蓟丘之巅远眺,但见烟雾缭绕,树木若隐若现,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 第三句“客窗梦又归家去”透露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他夜不能寐,只能在客居的窗户前梦回故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以及内心对家庭的渴望。
  • 第四句“竹冷泉深处”,通过对竹林和清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环境。竹子的冷清与泉水的清凉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第五句“此时谁凭曲阑干”,这里用“曲阑干”象征一个可以倚靠的地方,也许是诗人心中的某个港湾或是现实中的某个朋友或亲人,诗人在这里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
  • 最后一句“料想池荷开罢没人看”,诗人设想荷花盛开之时,却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悲哀和无奈。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1. 诗篇赏析:这首诗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投射。通过对都市生活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感情,从喧嚣的城市到寂静的乡村,从黄昏到深夜,无一不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深入分析《虞美人·长夏旅怀》,可以看到董俞不仅仅是一位擅长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人,更是在作品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使得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对于喜欢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理解并体会《虞美人·长夏旅怀》中的意境和情感,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