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抵蒲城望余雪

秦山雪后看,余雪半峰寒。
马色斜阳尽,车声古道乾。
金城悲麦秀,玉殿想云端。
暮鸟归飞急,王程尚未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抵蒲城望余雪》为董文骥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诗歌原文、作者生平以及诗歌的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 原文
    秦山雪后看,余雪半峰寒。
    马色斜阳尽,车声古道乾。
    金城悲麦秀,玉殿想云端。
    暮鸟归飞急,王程尚未安。

  • 作者
    董文骥,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玉虬,号云和、易农。顺治六年进士,官至御史,因敢于直言而受到康熙初年迁调甘肃陇右道。晚年家居时,他颇留意推挽后学,并有《微泉阁集》传世。

  • 艺术特点

  • 意境营造:《暮抵蒲城望余雪》以“余雪”作为意象贯穿全篇,通过对秦山雪后景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其中“暮鸟归飞急,王程尚未安”一句尤为动人,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时间紧迫感的体现及对未知旅程的担忧。

  • 语言特色:整首诗采用五言律诗形式,结构紧凑,对仗工整,用词简练却富有深意,如“余雪半峰寒”中的“半峰”一词不仅形容雪的厚度,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复杂性。

《暮抵蒲城望余雪》不仅是董文骥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是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