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行旅生活和抒发思乡之情的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出发时的情景,次联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三联写夜宿鱼河驿的情景,末联是写夜晚听到的雁鸣声。全诗意境雄浑,风格豪放。 “十月初六发榆中”点明时间,“夜抵鱼河驿”点明地点。榆中是当时吐蕃与唐朝交界处的一个要塞。“振野凉沙扑马飞”,振野,指草原上奔驰的战马。凉沙扑马飞,是说战马奔驰在沙漠上,扬起了一片沙尘。“孟冬绝塞已风威”,孟冬
【注释】 醉烟亭:即醉烟亭阁。山隈水滨,指山水环绕之处。石屋濠梁,泛指简陋的居所。 【赏析】 “半在山隈半水涘”,这两句诗写出了醉烟亭所在位置的自然特点。山隈,指的是山的弯曲处,水涘,是指水流的岸边。这里的“山隈”和“水涘”都是形容地理位置的特征,用来形容醉烟亭的位置。 “亦如石屋亦濠梁。”这两句诗是说,醉烟亭就像石屋一样简朴,又像濠梁(护城河)一样坚固
【注释】 登:登上。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市,是古代帝王、高门贵族和达官显贵死后埋葬的墓地,这里泛指坟墓之地。累累:堆积的样子。满昔贤:布满过去那些贤人。松柏摧为薪:古时将松树和柏树砍下来作为烧柴用。原陵犁为田:把原陵(即坟冢)翻耕成为田地。石马卧秋草:石马躺卧在秋草之中。玉鱼出下泉:玉鱼出自山下的泉水。洛城:古都城名,今洛阳市,因洛河而得名。歌舞化寒烟:歌舞变成袅袅炊烟。燕赵:指战国时的赵国
【注】神都:指长安,即今西安;崇墉:高耸的城墙;白梃:白刃;来去无险艰:指守关的士兵英勇无畏。 故关 在神都西北界,天险设故关。 神都:指唐朝的京城长安。故关:指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天险:指地势高峻险要。设:修筑。 连山千里来,微径线缕间。 连山:连绵不断的山。线缕间:形容山势陡峭,难以攀登。 断崖刺天仄,金城本堑山。 断崖:高耸入云的峭壁。刺天仄:形容峭壁如同直刺天空。金城
【解析】 1. 题干要求分析诗的体裁及内容。这是一首乐府诗,内容是关于赵军败于长平的故事。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关的诗句,并加以分析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句来思考答案。4.“已降杀尽为鬼雄”“剑且赐兮船自舣”,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已经投降或被杀的人都成了鬼雄
【注释】: 1. 庚戌元日: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庚戌为年号,此处泛指一年之初。 2. 移家惠山:搬到惠山居住。惠山在今江苏无锡市内。 3. 舟中作:在船上所作。 4. 去年元日:去年的正月初一,即元日。 5. 弃孤臣:抛弃了忠贞的臣子身份。 6. 赵北燕南:北方和南方,泛指国事艰难。 7. 滞病身:滞留在病榻之上。 8. 八口一舟:家中有八个人口,只租了一只船。 9. 吴山楚水:泛指南方的水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无定河边景象的感慨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苦难的同情。 赏析: 诗的首句“缘无定河行”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沿无定河的行进。无定河位于中国北方,因河流经常改道,故名无定。这里的“缘”,意指沿着、经过。 第二句“昔闻无定河”,诗人回忆起关于无定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 第三句“远使河之涘”,表达了诗人对无定河源头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于远方的渴望。
注释 故国重来客蓟门,宣和遗迹一无存。 白头只索《丹青引》,文彩风流旧子孙。 译文 回到故国已是客居在蓟门,宣和年间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 白发苍苍只能写《丹青引》,那些曾经的文采风采都成了旧时的子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王元照时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蓟门重游时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感伤的诗篇。 第一句“和吴学士梅村送王元照”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即王元照。“故国重来”表明诗人此次回到故土
这首诗以“暮抵蒲城望余雪”为题,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抵达蒲城时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第一句:“秦山雪后看,余雪半峰寒。” - 注释:秦山,指的是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这里用“雪后”和“余雪”形容山上的积雪,突出了雪后的景象。 - 赏析:这一句通过“雪后”和“余雪”两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华山之巅的积雪景象。同时,“余雪半峰寒”不仅形容了山峰被雪覆盖的状态
诗句原文: 东风自信片帆斜,百里乡园路岂赊。 爱听山泉因煮荈,并驱鸡犬是移家。 未闻春鸟来樯燕,已见寒梅笑岸花。 万国朝正看北极,十年拂雾马喷沙。 翻译: 东风让我的船只自信地扬起,虽然离家千里,但并不遥远。我喜欢听泉水的声音,仿佛在煮茶,同时让家中的鸡和狗也跟随我来到了这里。春天里,我从未听过鸟儿飞来筑巢,但看到岸边的梅花在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现在,我正在看着万国,就像北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