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彼北邙山,累累满昔贤。
松柏摧为薪,原陵犁为田。
石马卧秋草,玉鱼出下泉。
而况洛城内,歌舞化寒烟。
燕赵有佳人,蓬莱有神仙。
一笑轻千金,一丸驻万年。

【注释】

登:登上。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市,是古代帝王、高门贵族和达官显贵死后埋葬的墓地,这里泛指坟墓之地。累累:堆积的样子。满昔贤:布满过去那些贤人。松柏摧为薪:古时将松树和柏树砍下来作为烧柴用。原陵犁为田:把原陵(即坟冢)翻耕成为田地。石马卧秋草:石马躺卧在秋草之中。玉鱼出下泉:玉鱼出自山下的泉水。洛城:古都城名,今洛阳市,因洛河而得名。歌舞化寒烟:歌舞变成袅袅炊烟。燕赵:指战国时的赵国,今河北一带。佳人:美女。蓬莱:传说中的仙境,在山东半岛东南沿海,这里代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一笑轻千金: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足以令人倾家荡产。一丸驻万年:一颗药丸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洛阳城的诗作。作者借对洛阳城及其附近的坟墓、墓地的描绘,抒发了对世事沧桑变迁的感慨。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写古墓荒凉与繁华景象的鲜明对立,表达出人生富贵无常、世事难料的悲慨情怀。此诗语言质朴无华,却能于平淡中见真情,寓深沉于浅易,堪称绝唱。

首联“陟彼北邙山”四字点明题旨,诗人站在北邙山上遥望四周,只见昔日的墓地如今已是一片荒芜景象,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坟墓。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北邙山的荒凉景象。“松柏摧为薪”说明松柏已经被用作柴火;“原陵犁为田”则形象地表现了原陵被翻耕成耕地的情景。这两个比喻生动传神,既写出了北邙山荒凉冷落的现状,又烘托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为下文铺垫蓄势。

颈联“石马卧秋草”和“玉鱼出下泉”两个比喻,分别描写了石马和玉鱼的悲惨命运。石马躺在秋草之上,而玉鱼则从山下的泉水中游出,它们都是被遗弃之物,象征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人物和家族最终都走向了衰败和灭亡。这种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事更迭的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艰难的深刻认识。

尾联“而况洛城内,歌舞化寒烟”则进一步强调了洛阳城内部的繁华与外头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歌舞化寒烟”并非指真正的歌舞表演,而是以歌舞来隐喻那些繁华背后的虚无与空虚。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耐人寻味,既揭示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感叹。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邙山以及周边墓地的荒凉景象,借助石马、秋草、玉鱼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艰难的深刻认识。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于繁华背后虚无与空虚的批判意味,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