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野凉沙扑马飞,孟冬绝塞已风威。
王程中夜鱼河宿,客路冲寒虎节归。
边月黑时防失道,胡霜白处欲侵衣。
南州此夕微暄暖,灭烛听鸿坐竹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行旅生活和抒发思乡之情的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出发时的情景,次联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三联写夜宿鱼河驿的情景,末联是写夜晚听到的雁鸣声。全诗意境雄浑,风格豪放。

“十月初六发榆中”点明时间,“夜抵鱼河驿”点明地点。榆中是当时吐蕃与唐朝交界处的一个要塞。“振野凉沙扑马飞”,振野,指草原上奔驰的战马。凉沙扑马飞,是说战马奔驰在沙漠上,扬起了一片沙尘。“孟冬绝塞已风威”,孟冬,即深秋,也是初冬。“绝塞”,指边境一带。“风威”是说风势很大。这四句写景,写出了行军之速,军纪之严。

“王程中夜鱼河宿,客路冲寒虎节归。”这里“王程”指朝廷命官出使的任务。“鱼河”即今甘肃省武威县西南的一条大河。“客路冲寒虎节归”,是说客途中冒着严寒,赶着回朝复旨。虎节,古代用铜制成,上画猛兽图案的符契,借指符节,表示皇帝的命令。“冲寒”,是冒寒而走。这两句写行程之险,旅途之苦,也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报国之志。

“边月黑时防失道,胡霜白处欲侵衣。”这两句写边塞夜景。“黑时”、“白处”是说天色昏暗之时,月光皎洁之处。“防失道”,“欲侵衣”,是说夜间行走时要小心谨慎,防止迷失方向或受寒伤身。这四句写夜行军之艰险,表现了边防将士的艰苦生活环境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南州此夕微暄暖,灭烛听鸿坐竹扉。”这两句写诗人在夜晚静坐听候的情趣。“南州”,泛指南方。“暄暖”是形容天气温暖。“坐竹扉”,坐在竹制的门框上休息。这两句以静衬动,通过听候候鸟归巢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激动。

全诗意境雄浑,风格豪放。作者把边疆风光和战争生活结合在一起,既写出了边塞生活的艰难险峻,又表现出边防将士的英勇无畏和为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