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日弃孤臣,赵北燕南滞病身。
八口一舟迁易散,吴山楚水信难真。
即看妻子还疑梦,高卧江湖又早春。
只恐莺花饶笑我,拂衣斑鬓已如银。

【注释】:

  1. 庚戌元日: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庚戌为年号,此处泛指一年之初。
  2. 移家惠山:搬到惠山居住。惠山在今江苏无锡市内。
  3. 舟中作:在船上所作。
  4. 去年元日:去年的正月初一,即元日。
  5. 弃孤臣:抛弃了忠贞的臣子身份。
  6. 赵北燕南:北方和南方,泛指国事艰难。
  7. 滞病身:滞留在病榻之上。
  8. 八口一舟:家中有八个人口,只租了一只船。
  9. 吴山楚水:泛指南方的水土。
  10. 信难真:确实不容易真实。
  11. 还疑梦:好像还在梦中一样。
  12. 又早春:又到了春天。
  13. 只恐莺花:恐怕被莺歌燕舞所迷惑。
  14. 笑我:嘲笑我。
  15. 拂衣斑鬓已如银:拂去衣裳,满头白发已经像银子一样白了。

【赏析】:
《庚戌元日移家惠山舟中作》是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一首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去年元日弃孤臣,赵北燕南滞病身”,回顾了自己去年的新年,那时他抛弃了忠诚的臣子身份,留在赵地和燕地之间,因为疾病而滞留在病床之上。这两句诗通过回忆过去的痛苦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的无奈。

第三四句“八口一舟迁易散,吴山楚水信难真”,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家中只有一只船可以乘坐,八个孩子需要分散在各处生活,吴地和楚地的水土也难以适应。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接下来的四句“即看妻子还疑梦,高卧江湖又早春”,则是对诗人与家人的关系进行了描绘。看着妻子和孩子,诗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还在梦中,因为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身边,生活在江湖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人的思念和担忧。

最后两句“只恐莺花饶笑我,拂衣斑鬓已如银”则是对自我形象进行了描绘。诗人担心自己会被莺歌燕舞所迷惑,而那些曾经满头黑发如今已经变成了银白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衰老和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顾、现在的描写和对未来的担忧,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挣扎。同时,诗人的形象也通过他的白发和皱纹,成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深度的象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