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过井陉口淮阴侯庙

背水千年庙,登坛百战功。
至今思赤帜,何处吊藏弓。
春雨王孙草,灵风古木丛。
淮阴年少子,终自笑英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过井陉口淮阴侯庙》是明代诗人董文骥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人生感慨。

《复过井陉口淮阴侯庙》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五言律诗,由董文骥创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英雄人物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和英雄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中“背水千年庙,登坛百战功”这两句,描绘了淮阴侯庙的历史背景以及其背后的英勇事迹。

诗歌开头“背水千年庙,登坛百战功”直接点明了主题,通过对淮阴侯庙的描述,引出了对历史与英雄的缅怀。淮阴侯庙作为纪念历史人物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对其英勇战绩的肯定,也是对他生平事迹的文化传承。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的敬意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至今思赤帜,何处吊藏弓?”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怀念。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不再需要使用弓箭来战斗,但人们对于英雄精神的追寻和传承并未停止。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即使在和平年代,也应该铭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英雄们。

“春雨王孙草,灵风古木丛。”这两句则描绘了淮阴侯庙周围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这种美景与英雄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英雄精神和自然美的颂扬。

《复过井陉口淮阴侯庙》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通过对淮阴侯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英雄的敬仰。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一次致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