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书舍中秋有感

泠泠山上月,今夜分外明。
我心非木石,对此能无情。
粤匪寇吴楚,于兹已四秋。
生灵被屠戮,白骨堆荒洲。
王师未恢复,骼骴谁敢收。
寒镜悬中天,相照令人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峰书舍中秋有感》是明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高峰书舍中秋之夜的所思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中秋佳节的意境和人生的感慨。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介绍:

  1. 文章背景:文章创作于明朝时期,那时的文人墨客喜欢在秋天赏月、饮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感慨、展现才情的重要时刻。

  2. 主要内容:文章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首段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随后,“我”从赏月、品茶、对饮、听曲等方面,详细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各种活动。同时,“我”也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等深刻思考。

  3. 艺术特点:文章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秋夜清寒,月色如水,照在我心头,仿佛一片明镜”。此外,文章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

  4. 思想内容:文章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每一个瞬间,把握住眼前的美好。同时,他还认为人生的快乐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在于物质的追求和功名利禄。

《高峰书舍中秋有感》是一篇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散文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