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山上月,今夜分外明。
我心非木石,对此能无情。
粤匪寇吴楚,于兹已四秋。
生灵被屠戮,白骨堆荒洲。
王师未恢复,骼骴谁敢收。
寒镜悬中天,相照令人愁。
以下是对《高峰书舍中秋有感》逐句的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泠泠山上月:形容山上的月光清澈明亮,如同流水般清冷。
- 今夜分外明:暗示中秋节的月光比平时更加皎洁。
- 我心非木石: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不是像木头或石头一样冷漠无情。
- 粤匪寇吴楚:指清代的广东和广西地区的叛乱,对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和楚地(今湖北一带)造成了巨大影响。
- 于兹已四秋:意味着这种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 生灵被屠戮: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生灵涂炭。
- 白骨堆荒洲:形容战争过后,大量的尸体被丢弃在荒芜的土地上,景象惨不忍睹。
- 王师未恢复:指的是清朝军队未能收复失地,无法平定叛乱。
- 骼骴谁敢收:形容战后荒凉的情景,没有人敢去收拾这些废墟。
- 寒镜悬中天:比喻明亮的月光如镜子般悬挂在天空,照见人间的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无力改变现实的沉重心情。诗人用“我心非木石”强调了自己的情感与常人不同,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