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泉
以下是对《高峰书舍中秋有感》逐句的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泠泠山上月:形容山上的月光清澈明亮,如同流水般清冷。 2. 今夜分外明:暗示中秋节的月光比平时更加皎洁。 3. 我心非木石: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不是像木头或石头一样冷漠无情。 4. 粤匪寇吴楚:指清代的广东和广西地区的叛乱,对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和楚地(今湖北一带)造成了巨大影响。 5. 于兹已四秋
【注释】 1. 君反:你的回归。反,通“返”。湓水:即湓口江流,在南昌市南面。2. 雉水头:即浔阳江口,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3. 异源:源头不同。4. 大江流:长江主流。5. 汪洋:指浩瀚的水势。6. 殊不息:与川流(江水)不同,永不停息。7. 指:指向、向着。8. 奔:奔赴。9. 努:用力。10. 力:力量。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李白因被牵连下狱,获释后
泠泠山上月,今夜分外明。 我心非木石,对此能无情。 粤匪寇吴楚,于兹已四秋。 生灵被屠戮,白骨堆荒洲。 王师未恢复,骼骴谁敢收。 寒镜悬中天,相照令人愁
君反湓水侧,我归雉水头。 两水虽异源,共入大江流。 江流亦何永,川流殊不息。 汪洋指东海,各努奔赴力。
“万斛泉”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清轩,生于1808年,卒于1904年。 “万斛泉”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他以程朱之学为指导,恪守儒家经典,致力于教育事业,曾担任多个书院的主讲,如崇正、龙门、叠山等
“万斛泉”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清轩,生于1808年,卒于1904年。 “万斛泉”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他以程朱之学为指导,恪守儒家经典,致力于教育事业,曾担任多个书院的主讲,如崇正、龙门、叠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