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蕲黄地,扁舟江汉平。
老人谈旧事,故鬼哭新城。
波转渔灯曲,天垂鹤影横。
年年沙草碧,又听杜鹃声。
己亥江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江行》是明末清初诗人程正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生平事迹:程正揆,字端伯,号鞠陵、清溪道人,湖北孝感人,明末清初的诗人。他从小跟随董其昌学习画艺,并在明朝崇祯四年考中进士后,历任尚宝寺卿等职。入清后改名,官至工部侍郎。在顺治十四年南归后,游历东南山水,以诗歌和绘画自娱。
- 艺术成就:程正揆的绘画水平达到了能品,创作了百幅作品,皆未超过百战蕲黄地,扁舟江汉平。他的画被赞誉为无一重者,有《清溪遗稿》传世。
诗词原文
百战蕲黄地,扁舟江汉平。老人谈旧事,故鬼哭新城。波转渔灯曲,天垂鹤影横。年年沙草碧,又听杜鹃声。
夕照薰荒草,浮云暗上流。渔人归解网,暝客竞摇舟。风雨晚偏急,江湖老自幽。孤情忘夜寐,酒盏与诗筹。诗词赏析
- 《己亥江行》展现了一个典型的江边景色,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荒野、云雾中的河流以及渔民的劳作,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的“百战蕲黄地”和“扁舟江汉平”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经历的回忆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而“老人谈旧事”和 “故鬼哭新城”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历史感。
- 诗中的“波转渔灯曲”和“天垂鹤影横”、“年年沙草碧”等句子,都运用了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画面感,也富有情感色彩。特别是最后两句“孤情忘夜寐,酒盏与诗筹”,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 艺术特色与影响
- 《己亥江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明代晚期到清代初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真实刻画,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社会的历史变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
- 《己亥江行》的创作背景是明末清初动荡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发,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心灵的寄托和表达对时代的看法。
- 程正揆作为一位画家兼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
- 文化价值和传承
- 《己亥江行》不仅是程正揆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美学追求和人文关怀。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它不仅是研究明末清初文学的重要材料,也是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参考。
《己亥江行》作为程正揆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程正揆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