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道中

馆驿乱山隈,征车夕照催。
途长人意倦,地险马行猜。
秋气来榆塞,凉风起蝎台。
不须思蜀道,我乏济时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锦州道中》是弘历的作品

在文学的宝库中,总有那么一些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其中,清朝乾隆时期的诗作《锦州道中》就是如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历史事件,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诗歌原文如下:
筑场纳稼野村闲,羽盖逶迤展谒还。七萃翘心指帝里,万年愉色奉慈颜。潦澄急水将慢水,秋老松山复杏山。尽是开基用武地,时平益切守成艰。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筑场纳稼”,意指农民在田野间劳作的场景;“野村闲”,则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感受。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人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政治的看法。“七萃翘心指帝里”,“万年愉色奉慈颜”,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朝廷内外的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皇帝的忠诚与敬仰。同时,“时平益切守成艰”这句更是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平时期对治国理念的坚守与挑战。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精湛的语言运用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例如,诗中的“潦澄急水将慢水”、“秋老松山复杏山”等句子,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这种语言上的巧妙运用不仅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共鸣。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诗人形象。他不仅是一位善于观察自然的诗人,更是一位深谙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的政治家。这种多重角色的完美结合,使得《锦州道中》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锦州道中》是一首充满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诗作。它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一种反映,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朝乾隆时期的社会风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