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乱山隈,征车夕照催。
途长人意倦,地险马行猜。
秋气来榆塞,凉风起蝎台。
不须思蜀道,我乏济时才。
锦州道中
馆驿乱山隈,征车夕照催。
途长人意倦,地险马行猜。
秋气来榆塞,凉风起蝎台。
不须思蜀道,我乏济时才。
注释:
- 馆驿乱山隈:馆驿在乱山之中,指旅途中住宿的旅馆。
- 征车夕照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催促着出行的车马。
- 途长人意倦:路途遥远,使人感到疲倦。
- 地险马行猜:地势复杂,马儿难以分辨方向。
- 秋气来榆塞:秋天的气息从榆塞吹来,暗示季节的变化。
- 凉风起蝎台:凉爽的风吹过蝎台,蝎台位于山间,气候寒冷。
- 不须思蜀道:不必为蜀道之难而忧虑。
- 我乏济时才:我的才能不足以解决时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心境。首句“馆驿乱山隈”,描绘了旅途中住宿的旅馆位于乱石环绕的山间,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第二句“征车夕照催”则表现了夕阳西下,催促着出行的车马前行的情景。第三句“途长人意倦”则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人们的疲惫心情。第四句“地险马行猜”,描绘了地势复杂,使马难以辨别方向的情况,突出了旅途的困难重重。第五句“秋气来榆塞”,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秋季的气息从远处吹来,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迭。第六句“凉风起蝎台”,描绘了一场凉爽的风从山上吹过蝎台的场景,蝎台位于山间,气候寒冷,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第七句“不须思蜀道”,表达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担忧已经解除,不必再为此烦恼。最后一句“我乏济时才”,则表达了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解决时艰,只能无奈地面对现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