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秋到霜飞早,塞草萧萧折北风。
一角发声沙碛里,万牛回首夕阳中。
职当扰猛还谁任,饥为求刍即尔功。
我是吴人休问喘,垂鞭且控五花骢。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城秋季牧牛的田园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理解和感慨。
首句“边城秋到霜飞早,塞草萧萧折北风。”描述了边城的秋天到来,霜降得早,草原上的草被北风吹得摇曳生姿。这里的“边城”指的是边疆的城市,而“霜飞早”则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季节的转换。“塞草萧萧”则生动地描绘了草原上草的摇曳姿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接下来两句“一角发声沙碛里,万牛回首夕阳中。”进一步描绘了牧牛的场景。“一角发声”形容牧牛人在吹响号角,而“声沙碛里”则形象地描绘了声音在沙漠中的回荡。“万牛回首夕阳中”则描绘了牧牛人与牛群相互呼应的情景,夕阳下的牧牛人和牛群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职当扰猛还谁任,饥为求刍即尔功。”表达了诗人对牧民职责的理解和感慨。诗人认为,牧民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时,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应对,而不是抱怨。“职当扰猛还谁任”表示牧民需要自己去承担困难,“饥为求刍即尔功”则意味着他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
最后一句“我是吴人休问喘,垂鞭且控五花骢。”则是诗人的自我抒发。诗人以自谦的态度说,自己来自吴地,无需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只需要享受生活的乐趣。“垂鞭”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态,“五花骢”则指代了骏马,象征着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城生活的艰辛和牧民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