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 · ·琴曲赠游墅居停

醉翁。匆匆。相逢。问何如,黄公。为怜客子兮途穷。自言座上樽中。
酒不空。饮予在花丛。花饮清霜兮醉红。
杯盘狼籍,我亦龙钟。洗觞更酌,抚壁上之焦桐。
一鼓而召清风。再鼓而和长松。愁多曲未终。噫我来自东。
我别兮忡忡。君其目送兮飞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翁操·琴曲赠游墅居停》是董以宁所作。《醉翁操·琴曲赠游墅居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它不仅是音乐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承载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以下将从几个角度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董以宁:董以宁(约1630年—约1708年),字文友,号宛斋,江南武进人。明末清初文学家、音乐家,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并称“毗陵四子”。董以宁工诗词,有《董文友全集》。
  • 创作背景:《醉翁操·琴曲赠游墅居停》创作于明末清初,董以宁身处动荡的时代,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坎坷的感慨。
  1. 作品原文
  • 醉翁。匆匆。相逢。问何如,黄公。为怜客子兮途穷。自言座上樽中。酒不空。饮予在花丛。花饮清霜兮醉红。杯盘狼籍,我亦龙钟。洗觞更酌,抚壁上之焦桐。一鼓而召清风。再鼓而和长松。愁多曲未终。噫我来自东。别兮忡忡。君其目送兮飞鸿。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友人相聚、饮酒赏花、共度时光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悠然。
  • 语言优美:董以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深度。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醉翁操·琴曲赠游墅居停》不仅作为音乐作品流传,也作为文学作品被后世传诵。它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表现手法,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音乐价值:这首词也被改编为琴曲,成为琴艺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音乐的形式,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听众,使其在听觉上也能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醉翁操·琴曲赠游墅居停》不仅是董以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典音乐和文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