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吴门金孝充来觅妓侑酒

孝章自是难兄也,更有孝充难弟。盖向者、吾闻之矣。
今日过予投刺。还恐高轩,空题凡鸟,倒着中郎屣。
相揖后、喜接高谈,杏雨梧风,都在君家麈尾。
更爱君、唐诗晋字,兼善画图酒史。席上挥毫,樽前顾曲,易得佳人意。
奈无端邂逅,柔乡空在梦里。
幸衣肖、白衣红袖,将我于中位置。但怪座中,一般奇事,向我称才子。
且满斟高唱,试尽欢焉而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时》是明代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示了唐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这首诗的开头,“吴门”指的是苏州,是唐寅的故乡。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金孝充”是一位文人雅士,来拜访唐寅,希望他能够侑酒助兴。这显示了唐寅与友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这首诗中,唐寅以时间为线索,将时间的变化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他以十二时辰为单位,描述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情景。从“朝”至“暮”,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景色和情感变化。这种时间的转换不仅描绘了唐寅的个人生活,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描述“朝”时,唐寅写道:“早朝人尽散,午门声已稀。”这里他描绘了早晨的场景,人们在早朝结束后纷纷离去,午门的声音也开始变得稀少。这个画面既展现了唐寅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

在描述“夕”时,唐寅写道:“晚霞映水红,秋叶舞风轻。”这里他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晚霞映照在水面上,秋天的叶子随风飘舞。这个画面既展现了唐寅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在描述“夜”时,唐寅写道:“月挂高楼头,星沉碧海东。”这里他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高挂在高楼之上,星星消失在碧海的东方。这个画面既展现了唐寅的艺术想象力,也表达了他对宇宙的敬畏。

《十二时》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它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描绘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生活情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