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穹窿谒句曲行宫

山势岧峣欲到难,玉真宫殿拥千官。
香飘下界青冥近,磬入诸天碧落寒。
洞口断云朝放鹤,石根晴树暮栖鸾。
金门羽客龙泥印,夜礼星辰上醮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穹窿谒句曲行宫》是清代诗人董含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作者董含的生平不详,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清代。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 董含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同时也涉猎了一些社会题材,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广泛的知识面。
  1. 作品原文:《登穹窿谒句曲行宫》全文为:山势岧峣欲到难,玉真宫殿拥千官。香飘下界青冥近,磬入诸天碧落寒。洞口断云朝放鹤,石根晴树暮栖鸾。

  2. 作品赏析

  • 从字面上看,《登穹窿谒句曲行宫》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宏伟而神秘的山丘——穹窿,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景象,如宫殿、香炉、云彩、鹤和鸾鸟等。
  • 这首诗在艺术上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即在形象的描述中体现出诗意与哲理。如“香飘下界青冥近”不仅形容了一种视觉上的美,也暗喻了道教中神仙居所的超凡脱俗。
  • 董含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1. 文化背景
  • 穹窿山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因山顶平缓似穹隆而得名,历史上是道教名山之一。因此,《登穹窿谒句曲行宫》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 “玉真宫”作为道教中的一处重要道观,历来被视为修行之地,董含在此地的活动可能与他个人的信仰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有关。
  1. 历史影响
  • 作为古代文人的作品,《登穹窿谒句曲行宫》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当时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文献。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作品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成为学习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登穹窿谒句曲行宫》不仅是董含个人文学创作成就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古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