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游当湖塔院眺乍浦诸山”,这是考查对诗句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分析诗句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最后分析诗句所抒发的情感。 (1) 登高作赋:登上高处写诗,即登山观景。 (2) 浩荡:水势浩大的样子。鳌:传说中海里的水族,形状像乌龟,背上有花纹。这里借指湖面宽阔、浩渺。踏:踩、踏。形容湖水波涛汹涌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建所作,题目为《吊朱买臣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行年五十尚飘蓬:行年五十,指人到五十岁还没有找到归宿。飘蓬,比喻漂泊不定。 2. 乍绾金章意气雄:乍绾金章,意为刚刚佩戴上象征荣耀和权力的金印。意气雄,形容气概豪迈、气势磅礴。 3. 半世功名瓯越外:瓯越,古代中国南方地区,这里泛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半世,指大半辈子,即一生。功名,成就事业和名利。 4.
【解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作于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困守夔州,与严武、萧云相依为命。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愤懑不平之情。 其一,“旅窗读汉书”:在旅舍读书时,手不释卷,日夜研读《汉书》。 其二,“提兵十万拥元戎”:挥师百万,统领大军的统帅,这里暗指唐代宗。唐代宗是唐朝中兴之主,安史之乱后,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地方割据势力又乘机而起,形势十分危急,杜甫对此感到忧心如焚。 其三
诗句释义 泊西林禅子道场 - 泊:停留、停靠 - 西林禅子道场:指的是一个以禅宗修行为主题的场所,可能是某个寺院或道观。 舣棹重经落照湾 - 舣棹:停船,准备上岸或继续行程 - 重经:再次经过或访问 - 落照湾:在夕阳下的风景,可能描绘了海湾的景色,落日余晖映衬着水面和周围的环境。 古松残碣一追攀 - 残碣:指残缺不全的石碑,古代用于刻字或记录重要信息的石头。 - 追攀:追求或攀登
登烟雨楼 片帆落日下鸳湖,烟雨依然似画图。 殿废只馀新覆瓦,楼倾空对旧啼乌。 屧穿翠幔无僧问,酒飏青帘待客沽。 作吏几人能好事,一川风景至今孤。 注释:在烟雨蒙蒙的湖面上看到一片小船驶过,留下一片夕阳的余晖。烟雨依旧像画一般美丽,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殿宇被拆毁只剩下新的屋顶和瓦片,楼阁倒塌后空对着乌鸦悲鸣。 没有和尚经过我走过的地方,只有酒香在飘荡,等待着客人的购买。
【注释】 枫溪晓发:指诗人清晨在枫溪驿出发。枫溪,即今江西省萍乡县枫林市境内的一条小溪,因水旁有枫树而得名。《新唐书》记载:“(刘禹锡)尝游江西,登庐山,观化城寺,作诗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隔水人声静,和云钟鼓连。’”此诗当为作者游庐山时的所见所感。“栅外渔灯明灭”,写渔家灯火闪烁;“林间烟霭霏微”,写雾气弥漫。“自起呼童贳酒”,指诗人自己起身去叫童子去买酒;“紫螯黄雀初肥”
注释: 鸳湖夜泊:在鸳鸯湖边夜晚停船。 才别又南湖:刚刚离别了西湖,现在又要前往南湖。 倚柁秋风兴不孤:依靠着船舵,感受着秋风的吹拂,心中并没有感到孤单。 葭菼渐稀霜信早:葭菼渐渐稀少了,霜降的消息已经提前到达。 夕阳红树散啼乌:夕阳下,红色的树叶映照下,鸟儿的叫声四处散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傍晚,从西湖出发前往南湖的情景。首句“鸳鸯湖边夜泊”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舟经武塘蒋亭彦杜于皇枉过予以行促怅然而别 相看颜鬓各蹉跎,欲话心期柰别何。 准拟论文重放艇,白牛塘下水微波。 注释与赏析: - 舟经武塘蒋亭彦杜于皇枉过予以行促怅然而别:诗人经过武塘蒋亭时,遇到了好友杜于皇。两人相见甚欢,但因行程紧迫,只得匆匆告别。 - 相看颜鬓各蹉跎,欲话心期柰别何:看着彼此苍老的容颜和白发,心中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想要倾诉心中的思念和不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登穹窿谒句曲行宫》。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山势岧峣欲到难,玉真宫殿拥千官。 山势高耸入云霄,想要接近却难以实现。玉真宫殿中,众多的官员环绕其中。 香飘下界青冥近,磬入诸天碧落寒。 香气弥漫到了人间仙境,磬声悠扬传入了天空之颠。 洞口断云朝放鹤,石根晴树暮栖鸾。 清晨,洞门敞开迎接仙鹤;傍晚,石根上栖息着鸾鸟。 金门羽客龙泥印,夜礼星辰上醮坛。 金门之上
登临还极目,浩荡踏金鳌。 近海涛声壮,连山雾气高。 岸腥鱼集网,霜冷雁投壕。 野渡归来晚,秋风绕桔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