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兵十万拥元戎,斩帅沉船意气雄。
战斗八年能独霸,杀降三户竟无功。
秦军已破漳河上,汉社初移渭水东。
诸将膝行齐禀命,莫因成败笑重瞳。
【解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作于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困守夔州,与严武、萧云相依为命。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愤懑不平之情。
其一,“旅窗读汉书”:在旅舍读书时,手不释卷,日夜研读《汉书》。
其二,“提兵十万拥元戎”:挥师百万,统领大军的统帅,这里暗指唐代宗。唐代宗是唐朝中兴之主,安史之乱后,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地方割据势力又乘机而起,形势十分危急,杜甫对此感到忧心如焚。
其三,“斩帅沉船意气雄”:斩了叛军主帅,沉没了敌军战船,威风凛凛,气概豪迈。
其四,“战斗八年能独霸”:经过八年的战斗,终于独霸天下。“独霸”二字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兴旺的热切期待。
其五,“杀降三户竟无功”:杀了敌方投降者三人,却毫无成效。
其六,“秦军已破漳河上”: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唐肃宗命令郭子仪率军收复洛阳。
其七,“汉社初移渭水东”:汉朝社稷已经移到了渭水以东。“社”指的是封建时代的政权,“汉社初移”即指唐王朝的政权由长安迁到洛阳。
其八,“诸将膝行齐禀命”:诸将纷纷跪着向前听令,表示服从。
其九,“莫因成败笑重瞳”:不要因为成败得失而嘲笑我像重瞳怪人那样有两双眼睛。
【答案】
①诗句翻译:我手持兵器,率领十万雄兵,统兵将领身先士卒,勇冠群雄,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但自己却没有立下什么功劳。②译文:我手提兵器带领军队十万雄兵,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八年来艰苦作战,终于取得胜利,但我并没有建树什么功勋。③注释:①重瞳:相传黄帝有三只眼,故称重瞳,这里指作者自比。
赏析:此诗作于杜甫困守四川夔州时期。当时,杜甫处境艰难,但内心却始终怀抱着恢复中原的壮志豪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