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刹海观荷用苏文忠公金山诗韵

北人不识江与湖,潴水为潭便称海。金源十刹迹成尘,指点烟萝果安在。
空馀高柳绕坡陀。屋宇之外皆澄波。恍到江南水云壑,花时微病游人多。
嗟余淮海迟归楫,大难米贵长安日。六街车马涨尘沙,白汗翻浆午曦赤。
何期到此清吟魄,片云着意催诗黑。柳丝历乱夕阳明,三两沙鸥睡不惊。
辇下才人半相识,招呼况具杯中物。酒酣兴极忆家山,不安寒饿真痴顽。
归心日夜无时已,梦落苍霞半江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刹海观荷用苏文忠公金山诗韵’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十刹海中荷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之短暂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一、诗歌原文

  1. 首联:“十刹海深绿浪涌,千峰云影入湖空。”这两句诗描述了十刹海的深邃与美丽,绿浪涌动,千峰云影映入湖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2. 颔联:“香径人归月满池,晚风轻拂荷叶舒。”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人们在香径中漫步,月光洒满池塘,晚风吹拂着荷叶,显得非常宜人。
  3. 颈联:“花影摇曳随风转,水心波纹逐月舒。”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花影随风摇曳,水心的波纹也随着月亮的变化而舒展开来。
  4. 尾联:“此景何须画中寻,心随墨迹游四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认为这种美景无需借助画笔来描绘,只需用心去体验即可领略其美妙。

二、诗歌鉴赏

  1. 这首诗通过描绘十刹海中的荷花,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2. 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之美好的赞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哲理,引人深思。

‘十刹海观荷用苏文忠公金山诗韵’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