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引 · 烧香曲

暖语红窗体自芬,笑添沉水更氤氲。语香花气,常共夜深闻。
一缕轻烟遮不住,剪来银叶衬还薰。炙成心字,双守鹊炉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相思引·烧香曲》是一首由清朝诗人董元恺创作的词篇。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以下是对《相思引·烧香曲》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武进(今属江苏)人,一说为吴县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他仕途多舛,但最终选择了归隐。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的作品却展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

  2. 作品原文:《相思儿令·烧香曲》是明末清初董以宁创作的一首词。银叶如钱一点,漫爇小蓉丸。忆得韩郎去后,十样淡眉攒。博山红兽犹寒。只因愁绪多端。泪痕湿处频熏,唾花衣袖难乾。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怨。

  3. 艺术特色:董元恺在创作中,不仅注重词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更注重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人文关怀。《相思引·烧香曲》就是这样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相思引·烧香曲》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它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