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春怀

丈夫飘荡今如此。更上江楼望江水。论交却忆十年时,怀袖未消三岁字。
江柳影寒新雨地。无限幽芳徒欲寄。二月春风最断肠,一梦不须追往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春怀》是南宋词人严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妇的深情与相思。上片描绘庭园春色,西园春风,花繁蝶乱,池水晴绿,落红满径的景象。

下片则转入对少妇内心情感的刻画。她虽身处闺房,却无法割舍对外界的思念与牵挂。她的孤独和寂寞被细腻地展现在每一个字句之中:“东城渐觉风光好”,意味着她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希望能从春光中感受到一丝慰藉;“绿杨烟外晓寒轻”,则表达了她清晨醒来时的感受,外面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内心的寒冷并未因此消散;“红杏枝头春意闹”则生动描绘了她心中的欢喜与期待。

这首词不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少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墨客常常借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玉楼春·春怀》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诞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词人的才情与情感深度。

这首词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玉楼春·春怀》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少妇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在宋代尤为突出,尤其是在词这一文体中得到充分体现。词人通过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玉楼春·春怀》不仅是严仁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词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