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夜饮

忆昔相逢在黄檗,座中有尔谈天舌。
即今头白两成翁,四顾无人冷似铁。
携手大笑菊花丛,纵观书画江海空。
镫光晃夜如白昼,酒气直透兜率宫。
主人本是再来人,每于醉里见天真。
客亦三千堂上客,英风竦飒多精神。
拈秃笔,向君笑,忽起舞,发大叫。
大叫一声天宇宽,团团明月空中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友人夜饮》是明末清初的石涛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石涛:明末清初全州清湘人,本名朱若极,后释号原济,别号瞎尊者、大涤子、清湘老人等。石涛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其山水画以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著称于清初,是清初山水画的重要代表。
  1. 诗歌原文
  • 忆昔相逢在黄檗,座中有尔谈天舌。
    即今头白两成翁,四顾无人冷似铁。
    携手大笑菊花丛,纵观书画江海空。
    镫光晃夜如白昼,酒气直透兜率宫。
    主人本是再来人,每于醉里见天真。
    客亦三千堂上客,英风竦飒多精神。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与友人夜饮》描绘了一幅秋夜饮酒作乐的图画,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情感真挚:诗中不仅描述了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情感真挚且富有深度。
  • 艺术成就:石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这首小诗成为了清代文人雅集诗词中的佳作。
  1. 作品影响
  • 后世评价:石涛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文人的高度评价,成为研究清代文人艺术的重要文献。
  • 文学价值:《与友人夜饮》不仅是石涛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与友人夜饮》不仅在石涛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