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秋兴

涛声秋卷海门开,舻橹争看节使来。
十里郊原犹剑戟,一年城郭半蒿莱。
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
见说施蓝威望在,夕阳凭吊首重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军中秋兴》是清代诗人邹贻诗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邹贻诗,字愚斋,一字石泉,汉阳人。他历官福州知府,有《浮槎存稿》。
  2. 诗词原文:涛声秋捲海门开,舻橹争看节使来。十里郊原犹剑戟,一年城郭半蒿莱。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见说施蓝威望在,夕阳凭吊首重回。
  3. 创作背景:此诗收于赖子清《台湾诗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清朝中期或中后期的作品。
  4. 赏析与解读:《军中秋兴》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从海门秋涛到城郭荒凉的自然景观,再到个人的命运沉浮,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等句,既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的回忆,也暗含了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情绪。最后一句“夕阳凭吊首重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深深哀叹和对过往的无限怀念。
  5. 文化价值:《军中秋兴》不仅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状况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社会风貌、文人心态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军中秋兴》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感动人心,更因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被后人传颂。这首诗是了解清代诗歌艺术和历史背景的重要窗口,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