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阿嫂

银河耿耿兮玉漏沉,月色横斜兮夜已深。倚阑干兮不寐,听四壁兮虫吟。
中夜思君兮停素琴,永怀惆怅兮步花阴。关山远隔兮谁为知音,聊赋短章兮以写余心。
盼归来兮谈笑酒盈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阿嫂》是清代著名女诗人费墨娟创作的一首情感深邃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还反映了晚清时期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个人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费墨娟,字绳绳,生于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是一位杰出的阳新晚清时期的女性诗人。她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2. 诗歌原文:《寄怀阿嫂》是费墨娟以“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的一首诗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怀念与孤独感。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通过“风雨萧萧昼漏迟,故园遥望路参差”、“窗下与君同刺绣,花前为我和新诗”等诗句,诗人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思念之痛。

  4. 文学价值:在文学价值方面,《寄怀阿嫂》不仅是费墨娟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文学中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在文学领域内的突破与贡献,展示了她们对于情感、生活和理想的深刻感悟。

《寄怀阿嫂》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记录了一个时代女性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活动。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文化风貌及女性在文学上的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