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赐书楼旧钞本梁公九谏

九谏词犹在,文章震李唐。
安危资柱石,举废得津梁。
气挟雷霆厉,心争日月光。
名臣传表奏,应比赐书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赐书楼旧钞本梁公九谏》是清代诗人黄丕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是清代著名学者,江苏吴县人。他不仅是一位藏书家,还是一位精于校勘的学者,曾自称为“佞宋主人”,并收藏了大量宋版书籍。黄丕烈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对古籍的广泛收藏,还在于他对古籍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如他编著的《百宋一廛赋注》等著作,都为古籍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诗作原文:《题赐书楼旧钞本梁公九谏》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所示:
    九谏词犹在,文章震李唐。安危资柱石,举废得津梁。气挟雷霆厉,心争日月光。名臣传表奏,应比赐书藏。

  2. 诗意解析

  • 词犹在:表达了对历史文献保存完好的赞赏之情,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与传承的重要性。
  • 文章震李唐:“文”指文章、文学,“震李唐”则是指其影响力如同震动了唐朝(宋代),显示了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安危资柱石:意指国家的稳定依赖于有才能的人,比喻人才是国家的基石。
  • 举废得津梁:指恢复失势的贤才,使其能发挥才能,为国家提供支持。
  • 气挟雷霆厉:形容气势强大,如雷霆般震撼人心。
  • 心争日月光:比喻志向远大,光芒照耀四方。
  • 名臣传表奏:指的是记录了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们的言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应比赐书藏:表示这些文献应该被珍藏起来,以便后人学习与研究。

黄丕烈的《题赐书楼旧钞本梁公九谏》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文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