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吕仙台

洞庭秋正满,乘兴一登台。
万顷浮天出,孤峰拥日来。
湖山谁作主,忧乐世需才。
且纵登高目,临风共举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是唐代诗人崔曙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重阳节独自登高望远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作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它的创作背景是在诗人与友人同登望仙台之时。崔曙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首联“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断人肠”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颔联则通过四季更迭的描写,暗喻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在颈联中,崔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通过对比历史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一种知音难遇的哀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尾联中的“不如饮酒自娱”,不仅表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他面对世事的豁达胸襟。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情感变化,又不失气势雄浑的风格特征。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不仅是崔曙对自身境遇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处境的一种反思。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