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甲戌月正三日黄子寿太史招集奎画楼,刘培甫词先成,予为效颦

番风吹到,便苍松翠竹,都含春色。月上初三弓势峭,挂向高芬寒壁。把酒人来,读书客去,此地嗟今昔。沈酣高唱,唾壶应为君击。
最是异地凄清,怜才山谷,留住勤相惜。时借琴尊消别思,几度飞觞延客。幕府清才,风流太守,谁是苏辛敌。皇都花丽,尾声刚听梅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甲戌月正三日黄子寿太史招集奎画楼,刘培甫词先成,予为效颦》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的春天,辛弃疾在临安(今杭州)闲居无事时,应黄子寿之邀,与友人刘培甫一起登高望远,观赏美景,抒发情怀。

词中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绿草如茵,百花争艳。诗人站在奎画楼上,俯瞰着美丽的景色,心情无比舒畅。此时,刘培甫已经提前完成了一首词,而作者则在一旁效仿其风格,以拙劣的技巧来表现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此词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乐观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