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蛩如絮,旧燕来窥,个侬心事犹昔。嫩绿芭蕉,卷不尽、新愁盈尺。被恋余熏,袜留纤影,客怀空积。道云和再鼓,曲罢人遥,窗前雨,声声滴。
君家有个卢生,在邯郸道上,一枕轻掷。省识家风,偏又阅、蓟燕陈迹。只须向、炉边醉到,使者氤氲更谁觅。此境迷离,耐人寻味,问何时醒得。
梦横塘·替卢梦邯赞府蕉窗忆梦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横塘·替卢梦邯赞府蕉窗忆梦图》:怀旧的哀愁与岁月的沉淀
《梦横塘·替卢梦邯赞府蕉窗忆梦图》是清代杨葆光的作品,一首蕴含着深重情感与生活感悟的词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人在旧日时光中的回忆和心境变化。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
诗中的“乱蛩如絮”形象地描绘了秋风中蟋蟀发出的凄凉声音,如同纷飞的柳絮,给人一种混乱而无助的感觉。“旧燕来窥”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旧日的燕子仍旧归来,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无限遐思。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怀旧且充满哀愁的情感空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蛩鸣声,感受到那份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
在词中,“嫩绿芭蕉”,象征着生命力和青春的活力,然而紧接着的句子“卷不尽、新愁盈尺”却揭示了这种生机背后隐藏的无尽忧愁。这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尽管外在环境看似生机勃勃,人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未被抚平的忧伤。
词的最后一句“个侬心事犹昔”再次点题,表明诗人对于往事的怀念并未因此消减,他的心绪始终萦绕在过去的记忆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体验,也使读者得以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时间感与历史感。
《梦横塘·替卢梦邯赞府蕉窗忆梦图》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其文字间流露出的是一份对时光流逝中不变的人性和情感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