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槛湖方暮,山山横翠飞。
水浮双塔动,树拥乱云归。
铙鼓喧回棹,笙歌沸落晖。
钟声来远寺,隔岸响微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倚槛湖方暮,山山横翠飞。
水浮双塔动,树拥乱云归。
铙鼓喧回棹,笙歌沸落晖。
钟声来远寺,隔岸响微微。
《湖暮》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诗歌。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年的抗金志向到晚年的政治生涯,陆游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陆游的诗作风格多变,但总体上呈现出圆润清逸的特点。他的词作中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在《湖暮》这首诗中,陆游描绘了傍晚时分湖边的宁静景象:倚栏远望,湖水波光粼粼,双塔在水面上轻轻晃动;山峦层叠,绿树环抱;远处的寺庙钟声传来,打破了湖面的宁静。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和平岁月的珍惜以及对国家的深情。
陆游的诗歌创作不局限于个人的山水之趣,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在《湖暮》中,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象,诗人实际上也隐喻了南宋社会的动荡不安。这种表达方式使得陆游的诗作超越了纯粹的风景描写,达到了情感与哲理的高度结合。
《湖暮》不仅是陆游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研究南宋文化、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文学成就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