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 粤西春日

戊夜明蟾窥室,午雯阳艳烘庭。见惯西南天漏雨,难得今朝春放晴。闷怀稍减轻。
笑靥对开芳蕊,娇歌一弄流莺。如此韶华如此过,空费天公一片情。惹人春恨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阵子·粤西春日》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黄之隽创作的词,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节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景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之隽,字若木,一字石牧,号虐堂。江南华亭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𢈪堂集》的编纂,反映了他对文学与历史研究的深厚兴趣。
  1. 诗词原文
    戊夜明蟾窥室,午雯阳艳烘庭。见惯西南天漏雨,难得今朝春放晴。闷怀稍减轻。笑靥对开芳蕊,娇歌一弄流莺。如此韶华如此过,空费天公一片情。惹人春恨生。

  2.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破阵子·粤西春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戊夜明蟾窥室,午雯阳艳烘庭”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月光透过窗户照入室内,阳光温暖地照射在庭院中,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诗中的“见惯西南天漏雨,难得今朝春放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天气多变的无奈,以及对于春天到来的惊喜。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春天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与成长。

  • 生活感悟:“如此韶华如此过,空费天公一片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韶华易逝,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珍惜眼前美好时光的呼吁。

  1. 文化背景
  • 地理环境:粤西地区气候多变,常有雨露,但也常有晴朗的日子。这种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诗人能够体验到从阴雨到晴朗的不同天气,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复杂。
  • 季节变化:诗中提到“见惯西南天漏雨”,说明诗人可能经常经历这样的天气变化。这种天气的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破阵子·粤西春日》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词作,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慨,对于时间的无常与人生的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