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船外、晚钟敲处。似唤秋光,夜深归去。人不如秋,飘零犹在蓼花渚。水昏烟暝,知合傍、何时住。两桨木兰舟,已载尽、鱼风雀雨。
无语。看阿城一片,断送乱鸦枯树。悲哉宋玉,耐多少、薄寒羁旅。秋黏骨肉渐教深,记念着、黄花情绪。尽此夜无眠,拖转西风一缕。
长亭怨慢·九月晦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亭怨慢·九月晦日》是清代诗人黄之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黄之隽,字石牧,号华亭人,江苏华亭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黄之隽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诗歌原文:《长亭怨慢·九月晦日》全文如下:“听船外、晚钟敲处。似唤秋光,夜深归去。人不如秋,飘零犹在蓼花渚。”这首诗简洁而充满意境,通过对晚钟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哲理的文学作品。黄之隽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与美感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长亭怨慢·九月晦日》不仅是黄之隽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