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辟尘。题笺拂云。携琴月上兰薰。对春风酒樽。
伤心病身。怀清养真。三高六逸侬欣。炷名香自焚。
醉太平 · 夜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太平·夜坐》赏析
《醉太平·夜坐》是清代词人杨继端创作的一首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独树一帜。
《醉太平·夜坐》以词人的夜坐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其饮酒、抚琴、品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词人对清高生活态度的追求与向往。词中“拈花辟尘”四句,展现了词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三高六逸侬欣”则反映了他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词末“炷名香自焚”,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杨继端的生平资料显示,他是遂宁人,字古雪,同知杨缉五之女,船山太守弟,主薄张问莱室。他的诗作《古雪斋诗集》也证明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这些背景信息为我们深入理解这首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艺术手法上看,《醉太平·夜坐》采用了典型的宋代词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词中的意象丰富,如“兰薰”、“春风酒樽”等,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此外,词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
《醉太平·夜坐》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示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醉太平·夜坐》作为清代杨继端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