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鹧鸪天 其一 忆亲三首”,然后分析每句话的意思,再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具体分析。本题中,“昔日华堂梦一场”意思是:曾经繁华的庭院如今已成空梦一场。“模糊往事忒凄凉”的意思是:那些模糊而遥远的往事,实在是太令人感到凄凉了。“偶拈旧韵消吟事,蠹本犹闻手墨香”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鹧鸪天·其二》。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markdown 哽咽犹闻梦里言。 惺忪晓枕见啼痕。 分明侍着慈颜好,片晌鸣鸦梦未温。 秋影淡,夕灯寒。 苦心一例到熊丸。 身前钟爱偏难割,儿女生成只负恩。 ``` 注释: - 哽咽犹闻梦里言:梦中的声音仍然哽咽。"哽咽"形容声音因为悲伤或者激动而变得断断续续。 - 惺忪晓枕见啼痕:在晨起时朦胧的视线中看到枕头上有泪痕
《渡江云·夜雨寄怀》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全词以“夜”为线索,从“愁”、“眠”、“吟”、“禅”四个角度展开描写,通过“锦衾薰不暖”,“底须催晓”,以及“拈柔毫、辜负瑶笺”等细节刻画,表达了作者深夜独坐,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深深思念与牵挂。 译文: 漫漫长夜细雨纷飞,满腔愁绪像往昔一样。 锦被薰香却无法温暖身体,深夜里难以入睡,我忘记了摘下头上的花钿。 千山万水都绕着我的梦境
【注释】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春花才子:春天里的才子。 木叶冷庭烟:庭院里落叶满地,一片萧索。 屈指:算着手指。流光:时光。 异县:他乡。 记否:记得吗? 剔灯儿、惜别玉梅前:在月光下,剪烛花来告别玉梅花前的人。 几经年:经过多少年。 惆怅关河迢递:远隔关山河流,使人感到惆怅。 望归鸿:望着飞来的大雁。 待展桃笙寻梦:等到醒来的时候再寻找那梦境中的桃笙。 梦也苦难圆:梦也难以实现,令人痛苦。
【注释】 陌上花:指元宵节的灯会。陌:田间小路。 正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 韶光又转梅:时光如流水般流逝,转眼间又是梅花盛开的时候。 窗几醒人诗眼:窗户边的灯光唤醒了诗人的诗兴。 玉笛谁家:不知是谁家的玉笛在吹奏。 婉转东风吹暖:春风轻轻地吹着,使万物复苏,花儿开放。 几回徙倚樱桃下:多少次我在樱桃树下徘徊,久久不忍离去。 春聚画栏西畔:春天的景色聚集在画栏杆的西边。
【注释】 ①鹧鸪天 其三:这是一首词调,又名《思佳客》、《秋蕊香·庭院深深》。 ②慈恩:《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晚年时,因思念已去世的皇帝李治而悲泣不止。 ③“一吟”句:指作者为悼念亡国之君而作的诗,一字一句都是酸心之辞。 ④“思亲”句:指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与哀伤。 ⑤“疑影”句:疑是君王的影子(指玄宗)。 ⑥“感愁”句:因君王被缢死,而感到忧愁深沉。 ⑦“高堂”二句:意谓君王虽已驾崩
【诗句释义】 1. 晚廊延伫,看林阴如沐,飞禽来去。 注释:在长廊中徘徊,凝视林荫如被水淋湿一样。 2. 不见归鸿传尺素,寂寂闲庭春暮。 注释:没有看到归家的大雁,传来了书信。庭院空寂,春天将尽。 3. 风约檐烟,花摇帘影,静对人无语。 注释:风吹动檐下轻烟,花摇曳着窗帘的影子。静静地面对着人,没有说话。 4. 者番寒食,又添一段离绪。 注释:这年寒食,又增添了一段愁绪。 5. 试问镜里朱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以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画面内容;最后再根据分句意思进行合理地分析即可。此题要注意“愁”“恨”的注释,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百字令 寄雏蝉”,百字令,词牌名。“寄雏蝉”,即托雏蝉寄意。 【译文】 我独自吟咏着诗词,在寻找知音,你的影像虽然遥远,但感情却十分亲密
生辰,心与寄词,奉答 朱笺秀笔。 远道觞佳日。 未恨天涯人小隔。 依样双星今夕。 儿曹欢舞咿哑。 梳头新结丫叉。 为道阿爷今日,也应醉拥荷花。 注释: 1. 生辰,心与寄词,奉答 - 生日,把心意寄托在诗词里,回应你的生日。 2. 朱笺秀笔 - 用红色的信笺,优美的字迹来书写你的诗。 3. 远道觞佳日 - 在遥远的路途上,庆祝美好的节日。 4. 未恨天涯人小隔 -
【注释】 1.卖花声:词牌名。又名《卖花声令》、《卖花女》。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檐雨滴宵寒:雨打在屋檐上,滴答的响声使夜寒更浓。 3.梦醒更阑:梦醒后,时间已经过了深夜。 4.罗襟: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5.夭桃:盛开的桃花。 6.瘦了栏杆:因风雨摧残,栏杆变得消瘦。 7.燕语自梁间:燕子的话语从梁间的屋檐上传来。 8.篝灯:挂在墙上的火把。 9.摇过何山:飘荡经过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