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边觅侣,恁影遥意密,愁新欢旧。
蹙损蛾眉缘底恨,昔昔背灯叉手。
病意怜花,秋声入曲,抵得诗千首。
教人爱恋,香清翠箔垂昼。
漫念烛绾双心,琴操叠韵,人世如花偶。
秋上银河星影淡,忍耐西风罗袖。
唱答新蝉,杯传露菊,异地同重九。
相逢有日,客怀莫任闲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以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画面内容;最后再根据分句意思进行合理地分析即可。此题要注意“愁”“恨”的注释,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百字令 寄雏蝉”,百字令,词牌名。“寄雏蝉”,即托雏蝉寄意。
【译文】
我独自吟咏着诗词,在寻找知音,你的影像虽然遥远,但感情却十分亲密,新欢旧爱都萦绕心头。
你蹙起眉毛是因为什么恨事?从前总是背灯时分叉手而立,病体怜花,秋声入曲,抵得诗千首。
教人怜惜依恋,香清翠箔垂昼。
漫想烛绾双心,琴操叠韵,人世如花偶。
秋季来临银河星影淡,忍耐西风罗袖。
唱答新蝉,杯传露菊,异地同重九。
相逢有日,客怀莫任闲僽。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以咏物为题的咏物词,借写蝉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上片写自己对知音的渴望。下片写自己的孤独寂寞,并以此自比新蝉,表达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
开头两句“吟边觅侣,恁影遥意密,愁新欢旧”。词人独自沉吟,寻觅知音,其身影虽遥隔天涯,而心中情感却十分亲密。词人思念知音之殷切,可见一斑。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乃妙笔生花。它不仅写出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而且也表明词人追求知音的执着精神。
过片三句:“蹙损蛾眉缘底恨,昔昔背灯叉手。”蛾眉指代女子的眉毛,叉手即双手交叉。这里说词人蹙损蛾眉,是因为有某种恨事缠身,而且这种恨事又常常是因背灯而发生,叉手而发。这两句紧承上文而来,既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又表明了词人所追求知音的执着精神。这几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富有情韵。特别是“蹙损蛾眉”、“叉手”等词语,生动逼真地表现出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换头三句:“病意怜花,秋声入曲,抵得诗千首。”词人因生病而不能欣赏花朵的美丽,只能以秋风之声入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实在是难以言喻的痛苦。然而即便如此,词人仍觉得这抵得上他千首的诗词。这几句既是词人的真情吐露,也是词人的自我解嘲。词人通过这几句,将词人的相思之苦和对知音的渴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过片之后是“教人爱恋,香清翠箔垂昼”,这两句是词人对知音的爱恋之情的抒发。词人说只有知音才能教人爱恋,而词人则把知音比喻为翠色薄纱般的帘子,垂挂于窗前,使词人时时能闻到她的香气。这两句词虽出自一位孤独者之口,但却写得缠绵悱恻,情意绵绵。
下片写词人与知音相隔千里之外的凄凉况味:
“漫念烛绾双心,琴操叠韵,人世如花偶。”这几句是词人想象知音对自己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于是便在烛光里绾结成双心形,又在琴弦上叠下韵律,如同人世间的花木一般偶然相遇。这里的“烛绾双心”和“琴操叠韵”,都是虚写。因为词人并没有与知音面对面地交谈,因此不能直呼其名,只能想象她的模样和神情。
接着是“秋上银河星影淡”,这一句是说秋天来临的时候,银河上的星星倒映在天幕上变得暗淡了。这句中的“秋”“银河”“星影淡”三组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夜图景,同时也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
“忍耐西风罗袖”,这一句是说词人忍受着寒气侵袭的西风,衣袖也被吹得紧紧的。这四句词,既是词人对知音的深情诉说,又是词人在凄冷的秋夜中自我慰藉的表现。
最后三句:“唱答新蝉,杯传露菊,异地同重九。”这几句是说词人为排遣心中的愁苦,只好唱答新蝉的声音,同时举杯传递着菊花的清香。这两句是说在异地重阳节时,也能与知音一起度过佳节。这几句既表现了词人的孤寂情怀,又表现出了词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词人写道:“相逢有日,客怀莫任闲僽。”这两句是说总有一天我们能相逢相聚,不要沉溺于悲秋伤春的情怀之中。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期盼,又是对自己的勉励。全词以抒情为主,以咏物为辅,借咏物寓抒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