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写愁怀恨转长。
更无佳句只心伤。
酸辛滋味自家尝。
佛火经声堪慰藉,兰因絮果罢思量。
篆烟还似见回肠。
诗句
欲写愁怀恨转长:注释:想要表达内心的忧愁和仇恨,却越发地难以言表。
更无佳句只心伤:
注释:再也没有什么优美的句子能够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伤害。
酸辛滋味自家尝:
注释:这种酸楚和辛酸的味道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佛火经声堪慰藉:
注释:佛教的经文声音可以给人安慰。
兰因絮果罢思量:
注释:就像兰花因风而凋零,那些因误会而产生的情感也该结束了(不再去深思)。
篆烟还似见回肠:
注释:篆书的烟雾仿佛能见到自己的内心(如同回肠荡气的痛楚)。
译文
在写下这些诗句时,我试图表达内心深处的忧愁和仇恨,但却发现这比想象中更加难以用语言来描绘。没有任何一句优美的话能够准确地传达我的悲伤和痛苦。这种酸楚和苦痛的感觉,只有我自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
佛教的经文声似乎能给我带来一些安慰,它的声音让我感到宁静。然而,像兰花因为风力而被吹落一样,那些由误解引起的情感也该结束了(不再去深入思考了)。
篆刻中的烟云,似乎还能看见我心中的那份纠结和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欲写愁怀恨转长”开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心中的痛苦和仇恨,却又无力言说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内心的感受,酸楚、孤独、无助,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内心的画面。
“佛火经声堪慰藉,兰因絮果罢思量。”这里,“佛火经声”象征着宗教的力量,可以为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兰因絮果”则暗示着人生中的种种误会和错过,都是不可挽回的。诗中的“罢思量”表达了一种释然,不再去深究那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篆烟还似见回肠”,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推向了极致。篆刻的烟雾,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流淌在诗人的心田。那是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既有痛苦,也有希望;既有失落,也有坚持。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但却深深地烙印在了诗人的心中。